《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学及其有关学科类主题词修订选词研究

点击数:305 | 发布时间:2025-07-30 | 来源:www.xkhshop.com

    DOI:
    10.3969/j.issn.1005-5304.2015.07.012

    中图分类号:R2;N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革新团队项目(PY1306);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070301)

    通讯作者:刘静,E-mail:liujbeijing@163.com

    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中医药学主题词表》,1987年第1版问世,1996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2008年修订第3版。该《词表》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兼容。
    2013年开始进行新版《词表》的研制与修订工作。修订选词的要紧参考依据是中医药学期刊文献主题词和关键字的词频统计[1]。本文介绍新版《词表》中医药学及其有关学科类(TG类)主题词修订选词的原则、办法及结果。

    1 资料与办法

    1.1 数据来源

    主题词、关键字词频数据使用温氏等[2]对2008-2012年中医药学期刊文献主题词和关键字的词频统计结果;计算机检索《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LARS)和中国常识资源总库(CNKI),检索时间范围2008-2013年,对要考察的主题词以关键字进行检索,以确定是不是有有关文献。选词过程中参考了中华中医药掌握发布的ZYYXH/T157-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断定》和“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程等资料。

    1.2 选词原则与办法

    选词的总原则包含3个方面:①以词频作为主题词删除、增加的依据,选定的主题词应有中医药学文献标引与检索的依据。②维持与MeSH的兼容。③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在《词表》编制过程中拟定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编制原则(草案)》用于指导本次选词工作。

    保留词:正式主题词(或入口词),假如TCMLARS中有标引,可保留;假如TCMLARS没标引,但CNKI近5年有有关文献的则保留;若为类目词及删除后影响词表结构完整性的词则予以保留。

    新增词:在TCMLARS或CNKI中,5年内标引次数≥5次的词;2012版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新增的中医药有关词。

    删除词:正式主题词,假如TCMLARS中标引为0次、CNKI中查看也无该主题词的有关文献,可考虑删除;2008年版《词表》中的非中医有关的主题词,原则上MeSH已网站收录而在《词表》中无必要重复网站收录的,可考虑删除;若2008年版《词表》和MeSH中都有些中医类词,与国内现行看法不同(或国家利益不同)也可考虑删除,如“医学,东方传统”。

    修改词:同一类词在不影响含义的状况下格式尽可能统一,如“医学,传统”下的亚类格式统一为“医学,XX传统”来表示;简称容易致使歧义的,改用全名,如民族医药类均修改为“民族名字+医药学”。

    2 结果

    2.1 数据检索结果

    依据温氏等[2]的词频统计结果,TG类有关、词频>5次的有35个。
    2008年版《词表》TG类的3个子类“医学,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理学现象”,共有主题词337个,其中20个主题词在TCMLARS中标引为0次、在CNKI中查看也无有关文献支持(2008-2013年)。

    2.2 拟新增主题词

    根据以上规则调整后,拟新增主题词35个,见表1。

    表1 拟新增主题词的词频统计

    主题词 词频统计

    (2008-2012年) TCMLARS检索结果(2008-2013年) CNKI检索结果(2008-2013年)

    医学,韩国传统 0 22 >150

    回族医药学 5 13 >20

    布依族医药学 0 1 >20

    满族医药学 0 7 >20

    哈尼族医药学 0 12 >20

    哈萨克族医药学 5 34 >8

    黎族医药学 0 13 >20

    傈僳族医药学 0 5 >20

    畲族医药学 13 38 >20

    水族医药学 0 11 >10

    羌族医药学 0 6 >10

    布朗族医药学 0 3 >10

    毛南族医药学 0 0 >20

    鄂温克族医药学 0 9 >10

    中西医结合基础 0 5 >20

    中医药语言系统 0 8 6

    中医临床术语 0 5 5

    中医电子病历 0 6 >20

    实验针灸学 0 23 >20

    中医体质种类 13 62 >60

    平和质 0 8 >10

    气虚质 0 8 >10

    阳虚质 5 4 >10

    阴虚质 0 1 >5 痰湿质 10 4 >10

    湿热质 0 4 >5

    血瘀质 0 77 >50

    气郁质 5 9 >10

    特禀质 0 3 >5

    中药制药工程 0 5 >30

    临床中药学 13 23 >60

    中药药效学 0 3 >100

    中药药动学 0 9 >60

    中药毒理学 0 0 >20

    中医药标准化 7 22 >60

    2.3 拟删除和修改主题词

    拟删除主题词35个,拟修改主题词19个。拟删除的35个主题词有3种状况:①2008年版《词表》中主题词“医学,东方传统”在MeSH中也列于“医学,传统”的下一级,但该说法与国内现行看法不同,为防止将来国际学术讨论的纠纷而将它删除。②有20个主题词在TCMLARS和CNKI中检索为0,没有关的文献支持,考虑删除,包含:一贯堂医学、经络带、经络显示、可见经络现象、体耳反射、循经感传,隐性、循经感传显著者、穴位被动相、穴位活动相、穴位隐性相、胆汁贮存、腐熟水谷、受盛化物、分清泌浊、母气、子气、降沉、升浮、淡(中药)、酸涩(中药)。③有14个主题词与“中医形态”(TA类)中的主题词有交叉,考虑删除,包含:营卫、营、卫、胆(中医)、骨、脉、脑、髓、子宫(中医)、神、魂、魄、意、志。拟修改的19个主题词均有词频支持,修改缘由主要3种:①在树形结构中地方调整的主题词,如中医文献学、脉象图和四象医学;②改变词形的主题词,主如果民族医药学,为了统一格式都改用全名来描述,如藏族医药学、蒙古族医药学等15个主题词;③与其他类交叉的主题词,如五体、五神。

    3 讨论

    3.1 词形应规范描述

    相同种类主题词,在不影响含义的状况下格式尽可能统一,并且主题词应用全名。以民族医药为例,具体民族医药统一用民族全名,格式为:“民族全名+医药学”,如此可防止因使用民族简称致使的歧义,影响检索的准确性。如用2008年版的主题词“水医药学”检索会有不少不有关的信息,而用全名“水族医药学”则准确性提升;用主题词“黎族医药”检索CNKI,结果显示,近5年有关文章大于60篇,但假如用2008年版主题词“黎医药”检索则只有6篇。

    3.2 学科名字符合教程与文件

    新增的学科类主题词既要有文献标引与检索数据支持,还应尽可能与教程一致。新增的主题词中药制药工程、临床中药学、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实验针灸学等与“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程一致。学科类主题词还应符合国内学位教育和学科规划文件。如用“民族医药学”检索出700多篇文献,远远多于用2008年版主题词“少数民族医药”检索出的231篇;而且《研究生专业目录》和《重点学科目录》都用“民族医学”,因此考虑改用“民族医药学”作为主题词更适合。很多民族医药学的研究文献呈现很多增长的趋势,民族医药学日益遭到研究者的看重,《词表》也要伴随研究热门范围的变化而增删。涉及民族名字的主题词,以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民族名字为准。

    中医药信息学作为一个进步中的学科,有关研究文献近几年增多,应该准时关注。中医药信息学2012年成为中医药学科中的二级培育学科,是国家里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其有关主题词参考MeSH中“医学信息学”及其下位主题词的分类,将主题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医临床术语”“中医电子病历”归类于其下。

    3.3 协调与其他类交叉的主题词

    TG类中有的主题词与其他类主题词词形一致,要考虑这类主题词的协调,并尽可能降低非必须的交叉。TG类与“中医形态”(TA类)有交叉的主题词主如果机体形态和功能类的词,分2种状况处置:①是机体形态类的主题词,转移到TA类下,同时为了维持TG类的完整性,仅在TG类保留其上级类。如2008年版中主题词“奇恒之腑”及其下位词同是TG类和TA类,在新版修订中考虑TG类只保留“奇恒之腑”,其下位主题词“胆(中医)”“骨”“髓”“脉”“脑(中医)”“子宫(中医)”等删除。同样处置的还有“五脏”“六腑”“营卫”,如此可降低《词表》冗余。②是描述机体功能的主题词,其上位词是具体“形态”,则该“形态”类主题词保留。比如:“胃主受纳”的上位主题词“胃(中医)”,这里的“胃(中医)”要保留。如此既可降低非必须的交叉主题词,又能保持TG类的完整性。

    4 小结

    新版《词表》修订的选词是在遵守编制原则的基础上,以词频统计为依据,维持与MeSH兼容。TG类的主题词类目较多,既包含学科分类,又有与其他类有交叉的状况。学科分类除参考教程、MeSH,还考虑国内学位教育和学科规划的实质状况。在处置与其他类重复主题词时,从词表整体性考虑,在保障词表结构完整的状况下尽可能降低非必须的交叉,以降低词表加工维护职员的工作量。在对主题词进行增、删、改的同时保证词表的完整性、可用性、实用性,为下一步词条注解等撰写做筹备,为达成新版《词表》在中医药文献数据标引、检索中的更好应用奠定基础。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